第三产业用电6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
是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公司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已成为新常态和大趋势,全面推进三型两网建设,就是为了按照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目标要求和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的建设标准,推动公司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抢占全球能源变革和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制高点,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是激励党员干部守正创新、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六个力量的有力促进各行业用电量均同比上升,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增幅分别为14.30%、6.38%、9.97%和15.52%。目前,该省空调降温负荷达1500万千瓦,占全网用电负荷42%以上,相当于2000多万台1匹空调同时开动。湖北省政府新闻办30日召开2019年迎峰度夏保供电新闻发布会,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勇在会上通报,今夏湖北电网统调用电负荷再创新高,持续数天超过历史极值。根据用电需求、受电计划和来水预测情况,在不发生机组非停情况下,留取最大单机100万千瓦备用容量后,2019年迎峰度夏期间,预计湖北电网夏季电力最大供应缺口约200万千瓦,高峰电力平衡处于紧平衡状态。
中新网武汉7月30日电 (武一力)近日,持续高温使湖北省多地市开启烧烤模式,武汉、荆州、黄石、孝感、神农架等9个地区相继创下历史用电负荷新高,湖北电网迎峰度夏形势较为严峻。杨勇表示,为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湖北电网将继续优化电力供需平稳,强化设备运行维护,做好有序用电工作;加强防汛减灾管理,强化应急抢险处置,确保迎峰度夏保障工作顺利完成。[3]四大高载能行业包括: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个行业。
火电2066小时、同比下降60小时,其中,煤电2127小时、同比下降57小时,气电1212小时、同比下降121小时。五是绝大部分省份用电量均为正增长。消费品制造业[2]用电量增长2.1%。(三)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迎峰度夏期间部分地区偏紧预计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偏紧,迎峰度夏高峰时段存在电力缺口。
并网风电1133小时、同比下降10小时,为2013年以来的第二高水平,仅低于2018年同期7月24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在京召开京津唐地区2019年上半年电力交易信息发布会。
2019年上半年,华北地区省间交易电量完成16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会议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电力交易信息,介绍电力供需形势及市场化交易组织情况等信息。华北地区省间新能源消纳电量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9%。华北能源监管局相关领导,直调电厂,以及北京京联售电有限公司、天津市泽欣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河钢集团售电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北京金隅节能保温科技(大厂)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代表,国网华北调控分中心,首都、天津、冀北及河北、山西、山东电力交易中心相关同志参加发布会。
2019年上半年,京津唐地区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完成17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最大负荷5759万千瓦,同比增长3.9%。其中,市场化交易电量大幅度增长,完成电量8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7%。京津唐地区交易电量累计完成19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京津唐地区新能源消纳电量2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其中,市场交易电量5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0%京津唐地区新能源消纳电量2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2019年上半年,华北地区省间交易电量完成16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会议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电力交易信息,介绍电力供需形势及市场化交易组织情况等信息。
京津唐地区交易电量累计完成19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华北地区省间新能源消纳电量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9%。华北能源监管局相关领导,直调电厂,以及北京京联售电有限公司、天津市泽欣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河钢集团售电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北京金隅节能保温科技(大厂)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代表,国网华北调控分中心,首都、天津、冀北及河北、山西、山东电力交易中心相关同志参加发布会。2019年上半年,京津唐地区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完成17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最大负荷5759万千瓦,同比增长3.9%。其中,市场化交易电量大幅度增长,完成电量8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7%。其中,市场交易电量5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0%。
7月24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在京召开京津唐地区2019年上半年电力交易信息发布会五是加快现有特高压输送通道的配套电源建设,合理布局保障性发电机组,缓解东中部地区的电力硬缺口。
预计2019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可提前达到2020年20亿千瓦的规划目标,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远超2020年1.1亿千瓦的规划目标,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也将超过2020年39%的规划目标。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9.5%,比上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
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8.0%,比上年同期降低1.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074万千瓦、同比少投产1194万千瓦,主要是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1164万千瓦、同比少投产1417万千瓦。
上半年,第三产业用电量55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0.1%、8.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7.0%,比上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一是尽快将具备投产条件的应急储备电源纳入投产计划,确保具备条件的电厂在迎峰度夏期间发挥作用。上半年,第一产业用电量3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5.3个百分点。
并网太阳能发电650小时、同比提高13小时。电能替代持续推广催生第三产业用电增长新亮点,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增长129.0%,港口岸电用电量增长316.9%,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业用电量增长18.6%。
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1834小时,同比下降24小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6%。
上半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截至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9.4亿千瓦、同比增长6.1%,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41.2%、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华北、华中、华东、南方电网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江西、湖北、海南等省份部分时段出现错避峰。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0%、与上年同期持平。预计2019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1亿千瓦左右。预计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偏紧,迎峰度夏高峰时段存在电力缺口。上半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1.0%、7.7%。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4.7%、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从制造业几大类行业来看,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1]用电量同比增长3.5%。
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火电2066小时、同比下降60小时,其中,煤电2127小时、同比下降57小时,气电1212小时、同比下降121小时。
绝大部分省份用电量均为正增长。上半年,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3238万千伏安、同比少投产1743万千伏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